回望历史才能更加珍惜现在

作者:郑璐 袁海霞发布时间:2020-10-28 来源:西藏日报


图为《不准出生的人》剧照。记者 郑璐 袁海霞 摄

  “好,我走,我走,我要走遍天涯海角,找一条穷人能够活命的路。”

  “孩子们,你们快快赶到,我们这一辈子报不了仇,你们、你们坚持…总有那么一天,会驱散乌云,看见太阳。”

  这是话剧《不准出生的人》里农奴扎西和格桑的对话,这部反映西藏农奴悲惨命运的剧目,被先后改编成歌剧、京剧、豫剧、楚剧、越剧、河北梆子以及著名电影《雪山泪》等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不准出生的人》通过对主人公扎西一家在民主改革前的悲惨遭遇和民主改革后的幸福生活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封建农奴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雪域高原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巨变。

  走近《不准出生的人》

  话剧《不准出生的人》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后西藏人民的真实写照。西藏民主改革前,一对农奴恋人扎西与央金受尽庄园主凌辱,央金腹中的双胞胎女儿因故真正成为“不准出生的人”。扎西经历苦难,亲眼目睹妻子的惨死。西藏民主改革后,扎西的女儿扎西和尼玛获得新生,并发出“我要把珍贵的哈达亲手献给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心声。剧中以西藏民主改革为分水岭,将社会的黑暗与幸福生活进行鲜明层次划分。

  据了解,自1963年首演后,话剧《不准出生的人》曾在1978年、2009年进行复排。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话剧团副团长洛丹介绍,该剧旨在用舞台话剧的形式,教育新时期西藏青少年要学会感恩,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洛丹告诉记者,2019年,《不准出生的人》进行了第四次复排,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序》和《尾声》两个板块,同时将故事描述的时间线拉长。“时间线我们从前三版的1939年—1959年拉长至1939年—2019年。还特别添加了一个片段:主人公尼玛在她80岁时返回西藏民族大学,向新时代的青年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脉络便由此展开。”

  西藏话剧团演员尼珍在这部剧中饰演两个角色,母亲央金和女儿尼玛。她说:“每每演出谢幕,观众们的掌声和眼泪,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2万多公里的巡演

  201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不准出生的人》在拉萨、那曲、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地进行了巡演,历时两个多月,行程1.2万余公里,完成了25场演出,线上线下共计32.27万人次观看演出。

  演出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喜交加的剧情吸引并感染着所有观众。他们为旧西藏人吃人的制度感到愤怒,为新西藏和谐美好生活感到欢喜,也为尼玛的勇敢坚强而点赞。

  该剧复排导演穷达告诉记者,参加那次演出的演员很多都是“80后”,他们并没有经历过旧西藏的苦难,就像今天观看演出的青年学生和很多网友一样。“这部话剧像是一个时空隧道,带着大家重回那个黑暗年代,与扎西一起哭、一起笑,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经历了旧西藏的苦,更懂得新西藏的甜,回望历史才能更珍惜现在,才能激励我们向更加幸福的生活迈进。”

  西藏民族大学退休教师张元坤说,记得上世纪60年代,由翻身农奴“本色出演”的《不准出生的人》曾走进学校进行演出,农奴出身的学生们看了之后,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悲苦生活,便更加发愤学习,立下誓言要为建设新西藏作贡献。“今天,这部高度还原历史真实的艺术精品《不准出生的人》再次走进校园,将历史故事讲给新时代的学生们听,让他们铭记历史、做好当下,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前行

  话剧《不准出生的人》通过演员极具张力的表演和生动的情节,揭露了旧西藏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深刻内涵,给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新旧西藏对比课,更让新时代的人们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洛丹告诉记者,正如时代的发展,该剧也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前行。第四次复排时,该剧运用了360度旋转舞台,满足各种场景的切换需求,并运用投影对舞台效果进行补充。同时,对演员们的服装和舞美等方面也进行了精心设计。“道具的设计更值得一提,很多道具相比之前都发生了微妙变化。比如,强巴送给女主的定情信物,不再是之前的一枚铜戒指,而是一颗闪闪发亮的五角星。”

  洛丹说,该剧是西藏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艺术优势和文艺院团的职能作用,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演员们专业精湛的表演,对引导全区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爱国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瞄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超前谋划、狠抓创作,积极打造触及灵魂、凝聚人心的艺术作品,为推动西藏文化文艺事业健康发展贡献西藏话剧团的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