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话剧团历年经典小品盘点:有欢笑,有感动,有收获……

作者:郑璐 袁海霞 尼玛拉珍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西藏日报


图为自治区话剧团演员演出剧照。(图片由西藏话剧团提供)

  自2021年2月11日起,西藏话剧团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历年经典小品《爱的传递》《师徒》《派出所的一天》《乡村新貌》《一路平安》《体检》《车夫与歌手》《酒驾》等,这些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和快乐,同时,也让人深思和感动。

  《爱的传递》——

  相信爱传递爱

  该作品讲述了一位来自农村的妇女独自一人带着生病的孩子来到城里看病的故事。出发前,她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再三叮嘱女儿:在外要时时提防着各种陌生人,他们常以问时间、借手机、搭便车等借口搭讪陌生人。

  这位妇女在路上一直搭不到车,不一会儿,她就遇到了如母亲所说的几类前来“搭讪”的陌生人。

  “阿佳,几点啦?”一位中年男士向她询问时间,却被听成藏语谐音“舌头”,妇女骂男士“不要脸”。男士立马向她解释了自己所说的真正意思。但是一听对方是来问时间的,就想起了母亲的叮嘱,就骗他说自己没有手表。男士抬头看了一下月亮,开玩笑地说:“看月亮的形状,应该是11点30分。是时候该做面膜了。”中年男士得知这孩子生病、母亲搭不到车去医院的情况后,二话不说就要送她们去医院。但是最终被拒绝了。

  一位女士想要拍照,但是手机找不到了。便向妇女借手机,妇女牢记母亲的嘱咐,就说自己没有手机。但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铃声响了。后来女士在自己帽兜里找到手机,拍完照刚准备走,她同样询问这位妇女一直站在马路边上做什么,得知原因后,立马把自行车搬到妇女旁边,说自己可以送她们去医院。但是同样被妇女拒绝了。

  一位年轻的小伙得知这位妇女搭不到车,二话不说就决定自己开车送她们去医院。但是一听到搭车,她又紧张起来,就骗小伙说自己想要去上洗手间,小伙便主动提出帮妇女抱小孩。但是,又被妇女误以为抢孩子,于是她跪着哀求小伙把孩子还给自己。误会越闹越大,路过的老奶奶以为是夫妻俩在吵架,就劝他们有什么事回家说。妇女让老奶奶给他们拍照留下证据,并把手机委托老奶奶交给警察。老奶奶劝说小伙不要做这种事情,还误会小伙,以为他想要钱,便二话不说把自己的银行卡拿出来了。

  小伙这才明白自己被她们误解了,立马把自己的工作证、身份证拿出来证明自己是正规单位的人而不是人贩子,这场误会终于化解了。

  现今社会,有的人需要提防,但是也有善良的人。出门在外既要有防范之心,又不能全然道听途说。不论环境怎样,大家都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心怀善念。正如小品中小伙子的那句话:“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互相帮助,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

  《小康村的新闻》——

  带领全村走向富裕之路

  在林芝市的一个小康村里,有一对夫妻饲养了猪、牛等家畜,还有鸡,母亲主要负责饲养鸡和牛,父亲主要负责饲养猪。很多时候,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还时不时地争论,都想让对方放弃饲养自己所养的家畜或家禽。

  有一天,夫妻俩欣喜若狂——因为父亲饲养的猪生了20只小猪,母亲饲养的鸡下了许多蛋。没过几天,去其他省市考察农牧产业发展的儿子回来了,分别从广东、四川等地带来了当地的鸡、牛、猪。带来的猪长成后至少达到200至300公斤,这可比他们自家的产量多好几倍。这让夫妻俩甚是惊讶。

  儿子在其他省市考察期间认识了许多人,和其中一部分人签订了合约。在了解到其他省市农牧产业的市场、价格和运营生产模式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西藏农牧特色产业的发展道路。儿子提议自己的父母,多去借鉴他们的发展模式,运用网站、科技文化,结合西藏农牧产业的优势,并将本村无业人员分配在各自适合的岗位,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也带领全村走向富裕之路。

  《车夫与歌手》——

  人间自有真情在

  遇见的美好,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传递美好,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耀眼且可贵。

  这是一位车夫和一名歌手之间的一次相遇。

  “真是遇到活宝了!”和往常一样,踩着载满货物的三轮车赶去送货的车夫在路上骑行,这是他的工作,是他养家糊口的唯一方式。而这一天急着赶火车却怎么也搭不到车的一个女孩却“盯”上了车夫的三轮车,面对眼前唯一的交通工具,女孩怎么也不愿让车夫离开,直到车夫搭载她到火车站。

  这个女孩是一名歌手,更多的时间,她是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义演,再将收到的捐款送到受灾地区。不同于常人眼里光鲜靓丽的职业,喜欢唱歌表演的她,常常为了台上几分钟的表演,不分昼夜地进行排练。

  车夫与女孩,两人在路上开开心心聊着天,短暂的相遇让他们彼此敞开心扉进行对话。女孩终于真切地了解到车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夏天太阳晒,冬天寒风刺骨;车夫也对歌手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仅是羡慕,更是打心底里佩服。

  一开始,车夫本着“不愿多收一分钱也不愿亏损一分钱”的原则,到达目的地后,女孩以善意的谎言让车夫收下了100元钱,最后,车夫把这次赚到的100元钱和身上的零花钱一起给了歌手,说这是他给灾区的捐款,更是自己的一片心意,因为他曾经也受到过社会的帮助。

  这100多元钱,是他们作为车夫与歌手对各自职业道德的遵守,是那些为生活与梦想拼搏的人们对社会献出的一份责任与爱心,也是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彼此给予的一份最真诚的温暖与美好。

  故事的最后,歌手想记住车夫的名字。“三轮大哥”这个响亮的名字便诞生了。

  《一件小事》——

  传承发扬本土文化

  小品《一件小事》主要反映了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特别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西藏农牧民群众得到了诸多实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品表现了西藏特有的绿色食品的商业价值,讽刺了个别崇洋媚外的行为,也讽刺了个别人爱占小便宜的陋习。

  故事里的老爷爷正是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通过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农牧民群众之一。

  多年没到拉萨的他,对城市周边的变化与发展感慨万千。火车站满是前来旅游的游客,布达拉宫周边的建筑规模也不同以往,宗角禄康公园也进行了翻修与绿化。

  老爷爷在为新房子购买家具的同时,在市内转悠了整整一天。来到一家藏餐馆,他拿出家里特制的辣椒,津津有味地伴着藏面吃。这时,来了两个年轻人,他们以上班时间紧迫为由,理所当然地把桌上的藏面和老爷爷家里特制的辣椒吃了,最后他们竟然以没有零钱为由让老爷爷买单。

  眼前这两位年轻人的种种行为老爷爷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然而,后面的争论才真正让老爷爷“爆发”了——谈及辣椒的来源,两个年轻人各执一词,女人说“辣椒来自美国”,男人说“辣椒来自法国”,两人还互相炫耀自己有多了解外国。

  “这是我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是我妻子特制的辣椒!这是我们西藏土生土长的辣椒,是用我们山上的材料制作而成的。西藏本来就有很多绿色食品。”老爷爷对这碗辣椒的执念是他对属于自己、属于本民族文化的捍卫。

  “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理直气壮地肯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觊觎。”在老爷爷看来,面对本民族的文化,应当加以传承和发扬;面对外来文化,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盲目崇拜。

  这便是《一件小事》令人深思的地方。

友情链接